东北大学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编辑:白洪月    来源:教育部官网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9-09-18

东北大学将教师工作作为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,认真研究教师工作规律,系统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举措,努力打造能力过硬、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工作队伍。

  以政策体系为指导,优化发展模式。结合优势学科发展特点,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,全面实施、推广人才特区计划,完善以聘任、考核和分配等环节相互衔接、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,打造人才驱动新引擎。加强教师梯队建设,按照“选拔—培养—发展—成才”的培养模式,着力培养青年教师。印发《优秀青年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实施办法》,优化青年人才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,实施“专注于探索性研究”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,选拔具有较强研究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,支持开展基础性、前瞻性、创新性研究。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,系统推进国际实验室建设计划,努力打造以“智慧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”为代表的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团队,提升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。

  以针对培养为手段,拓宽发展渠道。针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举办高质量培训,提升其管理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、创新能力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素养。设立科研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专项资金,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合作。进一步完善《教职工出国(境)管理办法》等制度文件,加大各类出国专项资金投入,为前往高水平大学访学的教师提供各方面支持,激发广大教师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。

  以师德建设为重点,构建长效机制。完善工作机构,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、师德建设办公室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,并于2018年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及党委教师工作部,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明确部门职责,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学院(部、中心、实验室)具体落实、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明确各部门在师德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职责。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(部、中心、实验室)作为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,具体推进落实师德宣传、师德教育、师德考核、师德监督、师德激励、师德惩处等重点工作,制定工作计划与实施细则,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
  以监督考核为保障,严格师德惩处。实施全方位师德考核,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严把师德关,将师德及思想政治情况作为人才引进的基本考核条件;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、岗位聘任过程中,坚持“师德一票否决”制度;依照《实施申请招收博士生教师认定制改革管理办法》,在博士生导师认定过程中将师德作为重要评价内容。完善师德监督制度,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。完善学生评教等机制,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工会、学术委员会、教授委员会、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、学代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监督、评价作用。

 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,破除发展障碍。按照不同学科教师队伍发展特点,将学科分类从6大类细化成16小类,根据学科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对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,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标准、设置晋升条件。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,结合不同类型教师岗位职责、岗位类型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性特点,建立以学科发展、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等为要素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。开辟有效通道,通过推行“代表性成果”评价、“代表作答辩”及“教师聘任委员会主任推荐”等制度,对教师工作成绩进行考核,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。

  以协议年薪为突破,优化激励机制。施行协议年薪制,设置包含协议年薪特聘教授、协议年薪A岗及B岗、协议年薪青年A岗及B岗在内的五类岗位,激发高水平教师创新活力。完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,积极探索建立由年薪制、协议薪酬制和项目薪酬制等要素构成的多元化薪酬体系,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成长发展软环境。持续优化绩效工资体系,坚持以水平和质量为导向,调整分配要素,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,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基础,数量质量并重、向质量倾斜,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绩效分配机制。